若水堂:疏肝、养肝用青皮
青皮是陈皮中的一类,擅长“疏利肝邪、行气破滞”,是对付肝气淤堵的好帮手。当我们的体内气机乱作一团,梳理不开时,用青皮破掉即可。
(一)、前人之述
按照若水堂(中药材百年商号)的定义,青皮特指广东新会原种(未经嫁接)陈皮柑在农历10月采摘的青色果皮,经过十年以上自然陈化,主入肝、胆二经,具有疏肝利胆、养阴和血的特殊功效。
五脏之中,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气机的“疏泄有序”至为重要。
如果肝胆之气郁结,不能正常生发、疏泄,不仅五脏六腑皆受其累,反映在人的事业上,还可能不能做好立志、战略、规划、执行。
传统养生中,青皮主“入肝、胆二经”、“疏利肝邪,通气破滞”,前人之述:
李时珍《本草纲目》:
“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
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
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
元 朱丹溪:
“青皮乃肝胆二经气分药,故人多怒有滞气,胁下有郁积,或小腹疝痛,用之以疏通二经,行其气也。”
明 陈嘉谟:
“青皮疏肝利胆,则癖自不结。”
李时珍《本草纲目》:
“(青皮)破坚癖,散滞气,破下焦诸湿,治左胁肝经积气。”
上述典籍,若水堂注解如下:
青皮跟陈皮的差别:
青皮是陈皮的“前身”,一体二用,性味迥异。
第一它比较绿,第二它微苦,这样绿、苦的青皮作用于厥阴(肝)经。
陈皮“浮而升”,往高处走、归心肺;青皮则“沉而降”,往下走,归肝、胆经。
古来疏肝、破肝淤较强的药,首推青皮,它是非常强的破肝脏阴实的药。
肝之积气在左,肺之积气在右。青皮用于肝的区块,通肝气的效果好。
左协痛(身体左侧),必须用青皮去通气、破滞。比如,腰痛只痛左边肾脏部位,可以用青皮。
肝部肿块、腹水可以用青皮来培土渗水、排水。青皮也是乳痈非常重要的药。
(二)、不易得真
历代医案中,青皮曾是“肝、胆二经”的常用之品。如今却用的不多,只因“不易得真”:
首先,青皮的采摘期需要比较精准,采摘太早,只是小青柑,油分和有效物质尚未发育好;采摘晚了,则成了二红皮,药性从青皮特有的“沉而降”,变成了二红皮的“浮而升”,往上面走了,无法“沉、降”到肝、胆二经。
一年中,真正适合采摘青皮的最佳时间只有几天而已。
其次,上乘的青皮须来源于新会陈皮的原始品种,可近年来,为追求产量,柑农们大多采用“嫁接”育苗,这也导致青皮的基因发生一定改变。
若水堂几十年来坚守母树原种育苗,保留了新会陈皮的母本基因和养生功效;亦格外注重青皮的传承,从种植、繁育、采摘、陈化等环节皆严格把控,品质受到很多藏家和杏林名家首肯。
若水堂陈皮(广东新会陈皮百年商号,已有140年历史),早年曾被霍英东先生称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陈皮”。其道地性的“母树原种”陈皮受到藏家认可。
(若水堂青皮亦可作为日常茶饮养生饮用,口感上乘。比如2010年梅江青皮,采摘于2010年11月初,“青气极盛”之时,天然生晒、自然陈化至今。全无“阴寒之气”,口感甘甜醇香,适合日常养生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