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专家直播”防范理财混乱

2020-10-30 09:45   来源: 互联网

在疫情流行期间,金融机构积极利用直播平台开展会展业,掀起了"随货"风的直播,这种传播力强、渗透力强的营销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其中一些违规行为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10月28日,银监会发布了"防范金融现场营销相关风险的提示",指出当前金融现场营销存在两个主要风险:一是隐藏欺诈风险,二是误导销售风险。


1604022388385459.png

这也是中国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年发布的第五个风险提示。银监会提醒公众要注意筛选金融现场营销广告主体的资格,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认真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信息和风险水平,防范直接广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误导销售等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和消费概念。


金融直播的混乱是什么?


现场网络直播打破了时间和地区的限制。在疫情爆发期间,一位电视主持人曾向观众直播"安利"一种高端医疗保险,并声称该产品是世界上最高的医疗保险,世界各地的许多富人都拥有这一保险产品。


然而,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其专业精神是不能认同的,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来为受众解答问题和谜题,而是暗地里有目的地倾向于向用户推销一些保险产品,这种快速兴起的实时销售模式还伴随着误导销售、服务能力不足、信息披露等风险和隐患。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金融现场营销的主体是混乱的,不合格的主题是"鱼眼混合珠"。


关于欺诈风险,银监会表示,由于在直播平台上开设账户基本上没有门槛限制,一些不合格的主体未经授权就进行了金融产品的现场营销,涉嫌非法或越界进行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甚至还有所谓的"科技公司"和"咨询公司",他们打着虚拟货币、外汇和在线财务管理的幌子作弊。此外,为了吸引用户,直播平台承诺会有很高的利润,在平台充电后随时可以提取现金,而且存在被转移到非法集资的风险。


此外,一些直播平台信息设置混乱,没有清晰的展示阶段、贷款等实际金融产品提供商,平台用户可能受到营销氛围的驱动,在主体不明、风险冲动消费不明的情况下。


银监会还指出,一些没有专业素养的人自我包装为"金融专家"和"保险专家",对金融产品的解读不当,类比不当。由于现场直播平台受众广泛,财务知识薄弱、风险防范能力差的用户容易被误导或欺骗。


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规定,金融营销宣传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环节,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格的市场主体不得开展与金融业务有关的营销宣传活动。有关主体在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格的前提下,应当开展或者委托他人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


对于销售误导风险的直接营销行为,银监会归纳出三种情况:一是虚假或夸大的宣传;二是盗窃的概念,简单的价格比较;三是信息披露、风险通知或提示不到位。


例如,一些现场营销为眼球、贷款产品、保险产品、财富管理产品等夸张宣传、噱头宣传,如"最快x分钟贷款"、"最大免息日"、"无息日"、"一个月内仅几元人民币,最高可达数百万的保护",但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满足广告条件的利息--免费条件、贷款条件或产品销售范围等等。或者是"无利息而非自由",隐含溢价是逐月递增,以此类推。


例如,一些现场营销广告以万元借款来支付日常利息,强调利息费用低,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借款成本产生误解,但实际综合年率水平相当高。有的只对保险产品价格进行简单比较,而不详细介绍保险责任,故意隐瞒例外责任、红利收入不确定性等重要信息,甚至曲解保险产品条款,索赔"任何东西",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解。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